广安党校
科研成果
首页 > 科研咨政 > 科研成果

人民性是邓小平开拓创新精神的根本属性

作者:谌伦技 |来源:科研部 | 时间:2021-11-03 |浏览:3336
分享到:

开拓创新是邓小平一生最鲜明的精神风范和领导气度。可以这样说,没有邓小平的开拓创新,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良好局面,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习近平指出:“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他开拓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力量源泉在于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得失成败标准的评判主体是人民,无疑他的开拓创新蕴含人民性。人民性是邓小平开拓创新最深厚的情感本质和阶级属性,是他开拓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开拓创新的人格特征是敢闯敢试、刚柔相济,果断坚决、绵里藏针,无疑他的开拓创新富于坚韧性。坚韧性是邓小平开拓创新最突出的意志特点和人格魅力,是他开拓创新的强大动力、顽强毅力和巨大稳力的综合体。

他开拓创新的成功法则是实事求是,科学思维,科学决策,科学施策,无疑他的开拓创新充满科学性。科学性是邓小平开拓创新最重要的思维特色和行为特质,是邓小平政治智慧和崇尚科学精神的充分体现。

因此,人民性、坚韧性、科学性是邓小平开拓创新精神的内在本质属性,而人民性是其开拓创新的根本属性。

习近平指出:“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既然邓小平一生最鲜明的精神特质是开拓创新,自然地他的开拓创新就充满着人民性的崇高品质。邓小平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范蕴涵人民性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价值维度,它以服务群众、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保证了他开拓创新的初心和动机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证明了他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是否具有人民性的问题;二是力量维度,它以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为动力来源,保证了他开拓创新的整个过程具有坚强的后盾和合力,证明了他开拓创新的力量是否具有人民性的问题;三是功能维度,它以人民满意、群众拥护为评判标准,保证了他开拓创新的结果具有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社会效用,证明了他开拓创新的功能绩效是否具有人民性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的人民性: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邓小平开拓创新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造福人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邓小平一生的理想追求,也是他开拓创新的不变初心。邓小平同志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因此,人民性是他开拓创新的出发点。

纵观邓小平的一生,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他开拓创新的初衷都是为人民谋利益。新中国建立以前,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独立事业而大胆开拓创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与张云逸等革命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党中央的指示与广西革命斗争实际结合起来,顶住种种压力和错误批评,以非凡的革命胆略,突破固定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大胆开拓创新,在广西创造性地解决了很多艰难复杂的问题,特别是突破了“城市中心论”的框框,创造了武装起义和平转变的新模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格局;与主桂的国民党左派重建革命统一战线,完成了统一战线的卓越创举;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建立了中国现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广西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创造性地加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创造性地制定和实行符合广西各族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等系列活动开拓了中共在广西工作的新局面。抗日战争时期,他同刘伯承等人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他奋战在战争前线,心系人民和祖国的利益,在战争中总结为人民谋福利的经验和意义。提出了“人民是一切的母亲”“与人民打成一片,同人民建立血肉不可分离的关系”“政策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等重要观点,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亲民为民、密切军民和党群关系的举措。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又率部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这个时期,他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严肃军纪,强调执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群众纪律,切实保护群众利益,密切了党群和军民关系;在战略决战阶段,他领导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取得了重大胜利,解放了华东及东南诸省市,随后进军大西南,解放了云、贵、川(西)康四省,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建立了不朽功勋。

面对中国“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贫困状态,他深情地呼吁:“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他在第三次复出后,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阻挠,坚定不移地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富起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动力源泉的人民性:尊重群众、依靠群众

邓小平开拓创新最大的动力源泉来自人民,最大的政治底气和力量是人民的坚强后盾和合力。人民群众的合力成为他开拓创新的政治定力和底气,坚不可摧。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他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身居要职还是身陷困苦,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努力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三、功能绩效的人民性:人民满意、群众拥护

符合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观点,也是邓小平进行开拓创新的根本准则和落脚点。他历来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准绳。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他更反复强调我们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代表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必须以 “人民拥护不拥护 ”、“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 ”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和进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他提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 ”标准中,价值主体虽然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三个方面。但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是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以实现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实现人民的安定幸福;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则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基本的、集中的体现。因而,以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国家为价值主体,归根结底就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并且,人民也是生产力、综合国力特别是生活水平发展状况的价值评价主体。所以,“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在“三个有利于 ”标准中具有根本意义,是他开展一切工作的最高价值目标和判定标准,也是他开拓创新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

(转自《四川党校报》2021年第12期)


[打印文章] [收藏内容]